到深海准确找宝:中国救捞协会开展船舶定位培训填补国内空白

在茫茫大海上,到几百米深以下的深海采矿采油,如何准确找到宝藏的地点?靠船舶动力定位系统。中国潜水救捞行业协会开展船舶动力定位系统操作人员培训,打破了外国机构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这是中国潜水救捞行业协会理事长宋家慧8日在上海召开的船舶动力定位系统国际研讨会上表示的。

  中国船级社高级工程师张本伟介绍,船舶动力定位系统要能在实时采集海浪、海流、风等海况参数后,通过自修正船舶模型、推力分配、在线检测等核心模块软件,实现船舶在复杂海况下自动定位,保证船舶作业安全,属于高科技领域。

  宋家慧介绍,船舶动力定位系统技术和人员培训发证长期被外国机构垄断。中国海洋石油集团质量健康安全环保部总经理肖茂林说,公司人员必须拿到国外机构培训证书,才能参与海上工程,培训费用高,时间长。

  张本伟说,我国近年来攻克了船舶动力定位系统,哈尔滨船海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全自主国产化动力定位系统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套系统正越来越多地安装应用在我国海洋工程船上。

  宋家慧介绍,中国潜水救捞行业协会自2022年底启动船舶定位系统培训认证体系建设,编制出和国际接轨的培训教材;指导上海华洋海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哈船智装公司,建立了我国首家自认证培训中心,目前为中海油、中交建、中石油、中国救捞等40多家单位培训了超过150名操作和维修人才。

  这次研讨会由中国潜水救捞行业协会和国际海事承包商协会共同举办,国内外百余名专家围绕船舶定位操作的风险控制等进行探讨。宋家慧表示,协会将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提升中国在船舶定位领域的话语权。

  中国潜水救捞行业协会是民政部批准的AAAA级社会组织,有1000多家会员;国际海事承包商协会是致力于海洋工程行业安全的非政府组织,会员遍布60多个国家。


版权声明

本文收集整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网友评论

精彩评论

标签列表